顯示具有 家族病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家族病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失智症有徵兆可循 。】


由茱莉安•摩爾、亞歷•鮑德溫主演的《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讓女主角奪得奧斯卡獎,也引發民眾對失智症的關注。最常見的失智症種類是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狀為記憶障礙,病人會遺忘剛剛發生的事(短期記憶差),而較久以前的記憶(長期記憶)則相對在發病初期不受影響。



根據衛福部資料,推估民國103年底台灣失智人口約24萬人,這還不包含老年人輕微認知障礙(MCI)的52萬人,在未來的47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40人的速度在成長。很多家中有年長者的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顛、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表達能力、空間感、計算能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個性改變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影響與家人的關係。就算沒有智力衰退的跡象,也常有妄想(阿茲海默型有15-56%),例如懷疑鏡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家族病史+高鹽飲食 18歲少年 死於胃癌】






年僅十八歲的大一男孩,長期吃泡麵當宵夜、熬夜念書,罹患胃癌治療一年後,因癌細胞擴散而死亡。醫師指出,目前沒有研究證實泡麵會致癌,但長期吃高鹽食品會增加胃癌風險,呼籲民眾少吃香腸、臘肉等醃漬食物。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乳癌危險因子大PK 猜猜那一種最可怕?】

乳房,是媽媽與孩子的親密連結管道,也是展現女人嬌美姿態的絕佳幫手,可惜,自2003年開始,乳癌就位居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的榜首,每年新增乳癌個案超過1萬2千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乳房漸漸被癌細胞「侵門踏戶」?哪一種危險因子的威脅性最大?

乳癌非一力可成!危險因子全揭曉

近年來,台灣女性乳癌的發生率持續上升,且爬升速度比其他癌症更快,許多人歸因於人口高齡化、飲食習慣、生活形態的改變,以及肥胖人口的增加。不過,乳癌並非是單一因素所造成,瞭解更多可能誘發乳癌的危險因子,積極控制或改變,更能守護乳房的健康,遠離乳癌的逆襲。
在和信乳癌多專科治療團隊編著的《一本讀通乳癌》中,乳癌的發生原因,包括:

1.性別與年齡:別以為女性才會罹患乳癌,雖然女性發生乳癌的機率遠大於男性,但台灣每年仍約有40至50位新發生的男性乳癌病例。而年齡越大,罹患乳癌的機率越高,70%女性病例發生在40至64歲,年齡中位數為53歲,比美國乳癌病人年齡中位數的64歲年輕許多。

2.家族病史:家族中若有一等親(母親、姊妹或女兒)罹患乳癌,其發生乳癌的機率為正常人的2至3倍。如果家族中有35歲以下的女性曾經罹患乳癌;父母雙方家族中有兩位以上的乳癌家族史;或有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的家族病史,都會讓罹患乳癌的危險性提高。

3.個人乳癌或其他癌症病史:單側乳房罹患過乳癌者,另一側再罹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至4倍。而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曾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或大腸癌等癌症,罹患乳癌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更高。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您不可不知!!十大癌症的發病徵兆】

國人罹癌比率越來越高,以下列出十大癌症的發病徵兆,請多多留心自己與家人的身體變化:







★肺癌徵兆★
需注意之異常症狀:咳痰、胸痛、發燒、屢發肺炎、氣管炎、體重減、沒胃口、癌細胞侵犯上肢疼痛。

致癌危險因子:粉塵、油煙、抽菸、石綿、家族遺傳基因…

《溫馨提醒》職業與生活環境中的危險物質必須特別注意,例如金屬業、礦冶業、肥皂生產、油漆製造業、合成橡膠業、無機顏料業、與石棉接觸者或過度暴露於放射線者…等等,由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當確定診斷時,大多病人已發生轉移至其他部位而難以治癒。
統計顯示第一及第二期五年存活機會分別為70%及44%,晚期病人存活機會一般少於10%,因此運用正確檢測工具,找出最早期癌細胞十分重要。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 心肌梗塞險喪命! 該如何預防?】

【開車時胸痛襲來 心肌梗塞險喪命! 】





症狀多為心悸、胸痛悶等 甚至毫無徵

心肌梗塞令人聞之色變,金管會前主委龔照勝、寒舍集團創辨人蔡辰洋都因心肌梗塞過世,相繼不到3個月,令人不勝噓唏。去年知名女作家施寄青、政商界名人翁大銘也都因此過世,坊間有更多人因心肌梗塞猝死,民眾應有預防觀念,平時掌握自我健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