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早發性失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早發性失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失智症有徵兆可循 。】


由茱莉安•摩爾、亞歷•鮑德溫主演的《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讓女主角奪得奧斯卡獎,也引發民眾對失智症的關注。最常見的失智症種類是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狀為記憶障礙,病人會遺忘剛剛發生的事(短期記憶差),而較久以前的記憶(長期記憶)則相對在發病初期不受影響。



根據衛福部資料,推估民國103年底台灣失智人口約24萬人,這還不包含老年人輕微認知障礙(MCI)的52萬人,在未來的47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40人的速度在成長。很多家中有年長者的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顛、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表達能力、空間感、計算能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個性改變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影響與家人的關係。就算沒有智力衰退的跡象,也常有妄想(阿茲海默型有15-56%),例如懷疑鏡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我想念我自己,早發性失智 有徵兆可循 。】




失智症不是老人的專利!獲得許多電影獎項肯定的《我想念我自己》一片,描述50歲大學教授得到遺傳性早發阿茲海默症,逐漸失去的腦讓她覺得自己不再是自己,讓她與家人承受難以想像的挫折。

失智症協會舉行早發性失智症研討會,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達夫說,65歲以下的失智症即為早發性失智症,初期症狀較不明顯。
陳達夫指出,一般失智症初期最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減退,早發性失智症卻是以視覺空間異常、決策能力衰退、行為能力異常或語言功能退化為表現,以致比較難確定診斷。因此早發性失智症從發病到診斷所需時間平均較老年失智症個案延遲2到3年。

但早發性失智症的病程卻是進展較快,且症狀較多樣化,包含精神行為等症狀。

陳達夫還說,年長者發生失智症,多數人較能接受,認為是老化導致的疾病,但早發性失智症患者較年輕,外表和常人無異,行動能力佳,一旦因失智產生行為問題時,反而不易得到諒解。
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李會珍表示,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5萬人,早發性失智症患者約1.2萬人,人數雖少,但患者可能正處於人生顛峰期,或扮演家中經濟支柱的角色,罹病往往對家庭帶來巨大的衝擊,非常需要各界更多的包容與援助。

陳達夫指出,早發性失智症病因多,包括家族病史、遺傳、腦傷、酒精性腦病變、憂鬱病史、甚至「三高」等都可能有關。

如果發現家人有嚴重個性轉變、智能減退而影響生活的情況,建議就醫檢查。如果兩代出現3名以上早發性失智症患者,可進一步做基因篩檢。

◎哪些徵狀可能暗示有失智症而需要進一步就醫呢?

●越來越明顯的記憶障礙:舊的事仍然很清楚,但剛講的話和發生的事就不行。
●計劃或解決事情有困難:原本得心應手的工作做起來好吃力。
●說話、讀寫能力出現新的困難。
●情緒和個性改變:這常被誤認為精神疾病,但若沒有明顯刺激事件且越來越嚴重,則要考慮失智徵兆。
●字彙或非字彙知識減弱:原本知道意義的詞彙或圖像照片現在卻無法正確表達。
●了解視覺影像或空間關係有困難:無法判斷距離遠近或平面中的3D圖形。
●計算能力下降。
●行為異常:出現重複性或強迫性的行為、不合宜的舉動(例如不適當的穿著或談話)、飲食習慣改變(例如暴食、變得愛吃甜食等)。
有任何一項改變,且症狀是漸進式的,就需要趕快就醫。(來源:自由時報)

※如果您覺得以上資訊對您有幫助造訪我們一昇幫助你了解更多。
官網《www.makegene.com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ke.url.tw/
歡迎來電一昇基因 【北區(02)2228-6220/中區(04)2280-1700/南區(06)26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