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是什麼?大腸息肉切除後之飲食該如何調整?
所謂大腸「息肉」或「瘜肉」,就是大腸壁上的一個突起,是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以病理組織分類常見有腺性息肉(adenoma):包括管腔型(tubular)及絨毛狀(villous)腺瘤、以及增生性(hyperplastic)息肉及發炎性(inflammatory)息肉等。消化道是人類進食、消化、排泄的管道,食物從口腔到肛門,會與消化道接觸摩擦。
由於現代人的飲食較油膩、難消化,讓食物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拉長,再加上膽固醇過高,都會使得消化道長息肉的機會增加。而服用藥物也有可能會增加消化道息肉的機會。舉例來說胃食道逆流,會導致食道黏膜的受損與不適,治療上有時會服用氫離子幫浦拮抗劑來減少胃酸,對於胃酸過多引起的胃食道逆流,治療效果好,但若持續長期服用時間超過一年,發生胃底腺息肉的比率也會增加。
腸息肉的分類:1.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在組織病理上分為管腔型、絨毛型、以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絨毛型所佔的比例愈大,則惡性變化之機率較大。雖然現今對於癌症的來源仍有爭議,有些癌症是由正常細胞直接變化而來的,但大多數癌症是由腺瘤性息肉轉變而來的。小的腺瘤性息肉,在小於0.5公分時通常表面像正常的黏膜顏色,偶而為紅色,息肉較大時,表面可能保持正常的顏色或可能充血色。小的息肉通常為廣基性,較大的息肉可能為廣基性或為有莖性。腺瘤性息肉可能在某一部分上發生惡性變化,而進行成為大腸癌,這種過程即所謂"腺瘤走向腺癌的步驟"。此種變化和腺瘤的大小很有關係。小的息肉通常都不會有症狀,較大的息肉就有可能造成出血現象。有的息肉會造成腸套疊,形成腸阻塞,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現象。絨毛性息肉有時會造成嚴重的腹瀉。
大腸息肉的分類: 2.增生性息肉
大腸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是微小的黏膜突起,常小於0.5公分,不會變成惡性腫瘤,最常發現於直腸或乙狀結腸。這種小的黏膜突起通常和週邊的黏膜同一顏色或略為蒼白。增生性息肉可能是單獨發生,也可能在某一段大腸中數個息肉成群存在。小的增生性息肉是廣基性的,較大者有可能成有莖性。以肉眼的判斷不易分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常常需靠切片或息肉切除術,利用病理檢查來分辨二者。
大腸息肉切除的處理
腺瘤性息肉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能在息肉尚未變成癌症或很早期癌病變時予以切除,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可能會減少。當息肉較大時,則需使用內視鏡息肉切除術予以切除。當息肉較小時,可用切片夾除去。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術之先決條件是大腸必需準備得很乾淨,以便能很清楚地發現、觀察息肉以及周圍的變化,在做息肉切除術時,必需完整的觀察整個息肉,以及息肉之基底部。判斷是為廣基性或有莖性。切除的息肉一定要送病理檢查,若是為良性息肉,則不必進一步的治療。若確定為惡性,則需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假使癌細胞只局限於黏膜層,則是為原位癌,不會轉移,也不需再治療。
大腸息肉切除後之飲食與注意事項
息肉切除後,4天內勿吃熱食如火鍋或熱飲,患者應進食軟質飲食,蔬菜水果也應盡量避免,堅果類食物不可食用,且勿從事激烈活動。7日內勿食刺激性食物,如:茶葉、咖啡、辣椒…等,也勿喝酒及吃生食。另外高纖維食物如:金針菇、竹筍、鳳梨…等也要避免。息肉切除後,7日內,不可遠行或搭乘飛機,因少數患者會因傷口癒合不良,或止血夾提早脫落,而有出血或穿孔的可能。少數合併有慢性病的患者,於術後1至7日內會有出血情形,若是於排便後擦拭時,發現有些許血絲,乃屬正常現象;但是若連續有血塊的出現,請盡速就醫。
※ 關於癌症檢測,請上一昇基因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