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肝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肝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發現時都是癌末?三大沉默器官慎防病變 】


國內罹癌人數逐年增加,且死亡率高,多數檢查出來已癌末,所剩時日不多,造成病患及家屬無法接受;有些器官發生病變時症狀並不明顯,常常都是癌細胞轉移到別的器官時造成不適,才發現真正灶因,該如何早期發現癌病變呢?

目前已知不良的生活習慣,抽菸、飲酒、高熱量飲食等等是造成癌症的原因,癌症是由體內正常細胞轉變成不正常的細胞群,並不停生長形成腫瘤,進而影響到周圍的組織,也因此會不停地再生轉移,造成無法治療的情況,只能靠藥物緩解不適情況。

人體內有三個器官肝臟、胰臟、肺臟,內部無痛覺神經分佈,當出現癌細胞時身體表現出的病徵不明顯,造成多數人的忽略,因而錯過治療時機,當沉默器官發生癌病變時會出現什麼症狀,該如何提早發現呢?

1. 肝臟:不管是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幾乎不會有特殊症狀,除非是發生在肝臟外膜的部分,有痛覺神經分佈才會有疼痛的感覺;也因為如此,當肝腫瘤太大就會觸碰到表面的神經,或是肝癌轉移蔓延到其他器官,出現腹痛、疲倦、黃疸等症狀,此時病情大多極為嚴重了;建議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家族病史的人,都是肝癌的高危險群,應每半年追蹤肝臟狀況。

2. 胰臟:胰臟位於腹腔深處,位置非常隱密,沒有痛覺神經分佈,若是長在胰臟尾部的腫瘤,症狀不明顯,當感到不適時,腫瘤已經相當大了,會出現上腹疼痛、背痛,初期也由於檢查不易因此常被忽略,胰臟癌是高度惡性的癌症治癒後效果也不佳,有胰臟癌、糖尿病等病史的民眾,應定期進行篩檢與追蹤。

3. 肺臟:只有最外緣有感覺神經,因腫瘤或發炎出現病變時,疼痛較不明顯,目前造成肺癌的原因除了吸菸與二手菸之外,也和空氣汙染、長期吸入煮菜油煙有關,建議有抽菸習慣、家中有抽菸者、曝露在煙灰瀰漫的環境中 (如礦工、建築工等)、家庭主婦與有肺部相關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定期追蹤肺部狀況。

預防癌症最基本的就是減少接觸致癌因子,如吸菸、減少煙燻與燒烤食物、飲酒過量、肥胖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造成身體細胞病變,癌症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做癌症篩檢與追蹤,可提早發現,提早治療。(來源:中時健康網)
※造訪我們一昇基因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驚!不只肺癌 多抽一口菸13種癌症纏身】

你可能注意到了:在上圖中,扣除肺癌,總共只有 12 個圈圈,而不是 13 個。因為原文其實還有一個部位「鼻腔/鼻咽/鼻竇」,但沒畫到圖片裡。
另外,為什麼說「至少」呢?因為依據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為世界衛生組織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的子機構)的整理,目前已知抽菸可引起的癌症不只這些。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為使版面簡潔,癌症名稱略有刪節。詳見原網頁。)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為使版面簡潔,癌症名稱略有刪節。詳見原網頁。)
(資料來源:American Cancer Society, Inc.)
(資料來源:American Cancer Society, Inc.)
(資料來源:Cancer Research UK)
(資料來源:Cancer Research UK)
如果您的家人、朋友或同事有抽菸的習慣,那麼通常對他們的健康而言,您能做的最有幫助的一件事,就是勸他們戒菸!若能加上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就更棒了。
(來源:華人健康網)
※如果您覺得以上資訊對您有幫助造訪我們一昇幫助你了解更多。
官網《www.makegene.com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ke.url.tw/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C肝真可怕 甲狀腺癌死亡率11倍! 】


國內一項長達20多年追蹤研究發現,與一般人相較,C肝感染者在腦血管病變、腎臟病、糖尿病等罹病風險偏高,如罹患攝護腺癌、甲狀腺癌,死亡率更分別為一般人的4倍、11倍。





研究主持人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推測,應與C肝病毒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有

關,長期下來,影響了感染者的免疫反應。建議C肝感染者,應定期抽血篩檢RNA,如為陽性
應該立即接受治療,越晚治療,不僅療效較差,死亡率偏高,醫療成本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