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兒童天賦基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兒童天賦基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基因檢測  能更了解兒童天賦及健康嗎?】



每個孩子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基因密碼,這代表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天賦與身體情況。
過去對於子女的教育,父母多半是邊做邊學習,或是根據自己及別人的經驗,卻不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方法。了解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個性、體質,對其一生的養成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對孩子的瞭解需要有科學化的根據,因為預知孩子的天賦,才能培養出快樂又自信的孩子。標準如一的教育課程與齊頭式的學習模式,並不全然適用於每個孩子。一方面父母應該瞭解孩子的優勢天賦,加以重點培養使其充分發展,另一方面也應該預知孩子的弱勢天賦,從旁協助排解問題,增加孩子的自信。

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檢測孩子的天賦及康健基因,根據檢測結果的評估來分析,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同理心並健全個性開發。另外基因檢測亦可幫助家長掌握孩子生理情況,利用天生基因加上後天調理,打下孩子一生健康的基礎。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基因檢測 能更解讀兒童人格嗎?

【專家解碼】 基因檢測 能更解讀兒童人格嗎?





「目前世界上沒有明確的實驗數據證明哪一種方法較準確。」從事基因研究十多年的詹佳翰博士明快表示每一種分析都有其優缺點。

心理測驗人格特質已有百年歷史,基本上是較全面且成熟的檢測法,但測驗的孩童要達一定年紀,所以測定結果不但包含先天特性,更具有後天教育在其中,詹佳翰說:「甚至有時測驗者因明白檢測目的,在選擇題目時不是靠直覺,而是選擇最適合的答案,這就讓測驗失準。」

指紋、面相是一種統計學概念,具一定準確度,但仍會因資料庫搜集的樣本數而有差異,不同國家、地區、人種,甚至是分析派別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而基因檢測數據是相對強度衡量,而非絕對數值,「舉例來說:某組基因代表管理能力,AA型排列可能成為管理階層為50%,BB型為40%,AB型可能是30%」,詹佳翰表示基因檢測最大優勢就是幼齡孩童也能測定出先天特質,不易錯過0-6歲孩童人格發展的黃金期。

【來源大紀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