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手肘長腫塊不在意 檢查竟是惡性肉瘤!】


身上如果長出腫塊可不要掉以輕心,有可能是惡性腫瘤!一名33歲男性,從事水電工行業,平常非常忙碌,在他的左手肘處,長出一顆腫塊,起先並不會痛,就不以為意,直到長大到6公分會痛時,才去就醫,結果被檢查發現是黏液性纖維肉瘤。

*復發機率高 有截肢危險
收治這名男子的衛福部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哲立表示,黏液性纖維肉瘤是長在骨頭旁軟組織的惡性腫瘤,初期往往沒有感覺,腫瘤越來越大,患者才會有疼痛與腫脹,治療上以手術切除與放療為主;此癌症復發機率高,因此在手術切除時一定要切乾淨,如果清除不乾淨,一旦復發就有截肢的危險。

*致癌基因被啟動 進而形成癌症
黏液性纖維肉瘤發生原因不明;不過,林哲立醫師認為,有可能是和基因有關,只是目前尚未找到,因為每個人都有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一般人抑癌基因是啟動的,但致癌基因並不啟動,一旦基因上有缺陷及不完整,就容易導致抑癌基因無法運作,進而導致細胞被破壞,並造成腫瘤細胞,而且往往是飲食或是環境,導致致癌基因啟動,並且破壞了抑癌基因,才形成腫瘤細胞。

*身上出現硬塊 快快就醫
黏液性纖維肉瘤通常長在四肢,雖然此癌症並不常見;不過,由於目前飲食污染以及環境污染這麼嚴重,民眾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林哲立醫師進一步提醒,若是身上出現硬塊,快點就醫不要拖,才能及早診斷和治療,以免腫瘤越來越大,治療越複雜,不但有截肢的危險,而且會影響存活率。(來源:健康醫療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再過14年!全球乳癌致死人數恐倍增為320萬人】


《The Lancet》近期刊登系列文章,指出每年被診斷出罹患乳癌(breast cancer)的女性數目,在2015年為170萬,但到了2030年,人數可能增長約一倍至每年320萬人。另外在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的部分,確診人數到了2030年則可能增長至少25%,達到每年70多萬人,且主要發生於中、低收入國家。

癌症已經躍升為全球女性第二大死因,僅次於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根據過往的調查數據,全球每七位女性當中就有一位會死於癌症。作者表示,其中最普遍、死亡人數最高的4種癌症:乳癌、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肺癌(lung cancer)及子宮頸癌,目前皆已有檢測可協助患者早期診斷,讓病患能在治療效果最佳的前期即開始相關治療,以提高存活率。
此研究刊登在《The Lancet》的網頁。(來源:華人健康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寧問鬼神、放棄醫療 早期腸癌竟拖成晚期!】


罹患晚期大腸癌的知名藝人豬哥亮,術後接連三次化療,讓他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儘管身體不適,日前仍出席雲林虎尾新翰宮宮慶,不過,在家人陪伴以及宗教信仰力量的支持下,看起來氣色不錯,心情也頗佳。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盧建璋指出,對於晚期癌友來說,宗教確實可以成為良好的心靈寄託,有助於穩定情緒,但不能太迷信,「癌症患者絕不可能只靠拜拜、吃吃香灰,就會痊癒」。
*早期腸癌治癒率高 諱疾就醫反誤良機 
「真的很可惜!」盧建璋主任說,早期大腸癌、直腸癌的治癒率相當高,但不少患者諱疾忌醫,一聽到自己罹癌便驚慌失措,誤信親友介紹,嘗試許多偏方及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反而延誤治療。
盧建璋主任表示,台灣健保制度實施多年來,全球聞名,在大腸直腸癌治療上,早已提供多項昂貴藥品的給付,但令人灰心的是,仍有部分患者寧願「問鬼神」,而捨棄正統醫療,延誤治療契機,等到再次回診時,幾乎已經病入膏肓。
事實上,與大部分癌症相較,大腸直腸癌在治療上,擁有更多的武器,包括手術、化療、標靶藥物,且健保給付項目眾多,只要大腸癌患者聽從醫師的指示,耐心接受治療,幾乎都有不錯的療效,即使為晚期患者,五年存活率也大幅提升。

*治療武器多 健保有給付 晚期腸癌治療機會大幅提升
盧建璋主任表示,30年前治療大腸癌僅有化療一項武器,現在除了化療之外,還有多種標靶,以及化療合併標靶等治療組合,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平均存活期已從過去的半年提升至兩年半。
不過,標靶藥物的使用順序則是一門學問,依照目前第四期大腸直腸癌健保給付規定,第一線標靶藥物的選擇相當重要,因為這影響了後續標靶藥物是否獲得給付。盧建璋主任說,如何讓癌症病友擁有較長、較完整的治療,是所有抗癌醫師的最高準則,但由於癌症治療醫療費用昂貴,如何減輕病患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也是醫師的考量因素。
根據健保給付規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尤其是野生型的患者,最多可以使用到四線標靶治療,但前提為第一線必須採用血管新生抑制標靶治療,除了第二線標靶治療尚無健保給付,第一線以及後續的第三、第四線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及多激酶抑制劑等,均有健保給付,除了降低患者經濟負擔,也讓醫師擁有更多的治療武器。

*對抗腸癌莫放棄 持續、積極治療就有機會延長存活
不少患者詢問,健保給付標靶療程結束後,是否該自費繼續使用標靶藥物?今年7月ESMO歐洲腫瘤醫學會公布最新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指引,建議患者,如果治療有效,可考慮持續使用標靶搭配化療作為維持療法。
盧建璋主任指出,民眾對於癌症治療應有正確的認知,隨著藥物精進,醫師可用的抗癌武器越來越多,第四期不再等於「等死」、「不可被治療」,只要耐心配合醫師指示,晚期患者就有機會延長存活,提高生活品質,能有更多時間與親友相聚,切勿輕言放棄治療。(來源:華人健康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防癌免算命  基因檢測預先得知 】


日前台灣知名星座命理專家薇薇安因乳癌病逝,得年43歲,消息傳出後震驚各界。在各大媒體報導後,也喚起女性民眾重視乳房及卵巢的健康。除了命理占卜之外,現在已經可以透過更科學的BRCA基因檢測以了解家族或自身是否為乳癌、卵巢癌的高危險族群。

*BRCA基因突變,乳癌及卵巢癌可能提早發生
正常人體細胞要轉變成腫瘤細胞,會經歷一段誘導期及潛伏期,而這段癌變時間大多需歷經數十年以上。一般正常女性在40歲前罹患乳癌之機率約5%,但是在BRCA基因突變的家族性乳癌患者中的平均年齡都比正常女性再提早10年罹患乳癌,多半在40歲前就發現罹患乳癌。
自從1990年代相繼發現了BRCA1及BRCA2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之後,陸續許多研究指出這兩個基因若產生突變,與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的發生非常相關。
研究指出,帶有BRCA1突變基因的女性,一生中罹患乳癌的機率是80%,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則是50%,這當中,70歲前罹患乳癌的機率為87%,風險是正常人的11倍,70歲前罹患卵巢癌的機率亦高達44-50%。若帶有BRCA2突變基因,70歲前罹患乳癌的風險為80%,帶有BRCA2突變的男性也可能會罹患男性乳癌,且罹患攝護腺癌和胰臟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BRCA基因在人體扮演的角色
BRCA1基因位於第17號染色體上,而BRCA2基因則在第13號染色體上,正常的BRCA基因產物,會參與DNA損傷的修補機制,並利用同源重組的方式修復斷裂的雙股DNA,因此BRCA基因屬於抑癌基因的一種 (tumor-suppressor gene)。一旦基因發生突變,基因產物無法參與正常的修復功能,DNA壞損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細胞就會發生癌變。

*科學算命-BRCA基因檢測
目前每8位女性,就有1位會在某個階段罹患乳癌。許多女性都很關切自身罹患乳癌的風險高低,民眾就診時醫師除了藉由詢問家族病史、年齡、乳房異常病史、初經年齡、第一次懷孕生產的年齡來評估風險值之外,BRCA基因檢測是最直接用來評估罹癌風險高低的方法之一。
透過基因檢測,可以及早知道受檢者是否帶有突變的BRCA基因,便可得知自己是否屬於高危險群,以盡早做預防性的追蹤或治療。當然,對具有家族性乳癌/卵巢癌病史之成員,找出其BRCA是否突變,或是找出已知有BRCA基因突變之乳癌/卵巢癌高危險家族成員是否為帶因者,才能及早進行預防對策。
美國好萊塢影星安潔莉娜裘莉 (Angelina Jolie)即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相較之下,帶有BRCA1或BRCA2突變的男性,一生中罹患乳癌的風險較女性低很多,但罹患攝護腺癌和胰臟癌的風險仍較常人高,此外帶有BRCA2突變的男性也可能會罹患男性乳癌,應該尋求適當的建議,接受謹慎的追蹤觀察。

*基因檢測應重視數據基礎
BRCA1/BRCA2基因突變檢測,可說是過去十年來,科學家在遺傳疾病上最重大的突破之一。BRCA1/BRCA2在歐美地區人種及東方人的好發突變位點不盡相同,因此檢測單位是否具有大型的華人資料庫相對重要。
再者可能突變位置遍佈BRCA1/BRCA2基因,因此必須進行全序列分析,而非針對特定單點分析。若民眾欲進行BRCA基因檢測,最好能選擇能針對BRCA1/BRCA2全序列分析的檢測,並能以亞洲華人基因資料庫進行比對的檢測單位會較佳。(來源:生醫觀點)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腰痠又背痛 ,禍首原來是攝護腺癌轉移骨頭! 】



關心您的健康!有腰痠背痛問題,千萬別輕忽,台中有一名男子,以為只是工作太累、姿勢不良造成腰痠背疼,結果神經壓迫、造成下半身癱瘓,檢查後才發現,竟然是攝護腺癌轉移骨頭,導致疼痛。

坐著不是,站著也不是,腰痠背痛是不少人都有的共同毛病,但可別輕忽了,台中這個阿伯就是長期這裡痠那裡痛,以為長期姿勢不良導致,結果神經壓迫,造成下半身癱瘓,一檢查才知道是攝護腺癌轉移骨頭;經過治療,阿伯現在還得拄著拐杖,才能走路。

攝護腺癌位居國內男性癌症前十名,每年約有4700名被診斷為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發現轉移時,癌細包大都會跑到骨頭,而骨轉移的痠痛部位,大部份會集中在髖骨腰椎脊椎以及膝蓋。

醫師提醒,一定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千萬不要認為只是一般的腰痠背痛,攝護腺癌雖然無法完全治癒,不過治療進步,平均存活期可超過五年,目前也有有新的藥物,可讓患者延緩骨轉移的惡化,並且能降低下半身癱瘓的機率。(華視新聞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腸癌】放臭屁太頻繁 這6種族群要當心!


不少人覺得「放屁」是件非常難以啟齒的事,但其實,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每天每人至少放出500毫升的屁,雖然如此,頻繁地放屁或是放出非常臭的屁,就可能是身體的警訊了,民眾可從每天的「屁味」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態。

大腸直腸外科糠榮誠醫師曾收治過一名婦人,一走進診間就向醫師表示,她只要一放屁,就其臭無比,比一般的的氣味還令人難以忍受。經過檢查之後才確定是大腸癌。

除了癌症原因之外,日前也有美國醫學雜誌整理出5個排出臭屁的原因:
1.腸胃道內菌叢失衡: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胃腸病學家們認為,腸胃道細菌會對人類吃下肚的食物進行發酵,而這過程就在結腸當中,而結腸細菌若可能會進入小腸,因此在食物被消化前就與細菌接觸,就容易升成氣體,排氣也增加。

2.進食速度太快:
有研究認為邊吃飯邊聊天,空氣就會隨著講話、進食而吞下肚。

3.乳製品攝取過多:
專家認為乳製品的耐受程度會隨著身體變化或年齡等因素產生改變,而且當年紀越大,腸胃內對於消化乳製品的乳酸酶數量也隨之降低,因此難以消化,氣體增加,排氣相對地變多。

4.體質改變:
如更年期女性或內分泌失調者,腸胃蠕動能力都不如年輕健康時,因此常會有排氣變多的現象。

5.便祕者:
當糞便在腸道中「卡卡」時,糞便就會持續的發酵,當然在發酵過程中也會產生氣體,因此便祕者常有胃脹氣等問題。

對此,建議民眾可多攝取高纖蔬果、多喝水,改善腸胃道問題,但若是有體重持續減輕、排血便、排細便(如鉛筆一樣細)、腹痛,則建議就醫檢查,避免癌症或其他疾病上身。(來源:TVBS新聞網)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 原來心肌梗塞 也會遺傳,你知道嗎?】


之前作家施寄青在家中心肌梗塞猝死,股市大亨翁大銘心血管疾病暴斃,而更多名人如溫世仁、孫大偉、馬兆駿…等猝死,造成民眾很大的震撼。一直以來,因心、腦血管疾病而造成的猝死時有所聞,而且許多人往往身體毫無徵兆,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會這樣?

「猝死」指的是在症狀發作之後六小時之內死亡。猝死來得快速,多半是心臟、腦部這兩方面的血管問題所引起,其中以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為最常見。根據衛服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病及腦中風合計接近20%,等於每5個人會有1人因此過世。引發的原因有一部分在於使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抽菸,而另一部分引起猝死的原因是由先天基因的缺陷所造成的異常,特別是小孩子、年輕人或小於40歲的成人。

既然和基因突變有關就有可能會遺傳,而年紀愈輕發生,愈有可能是基因缺陷所引起,多為顯性遺傳,即兒女有50%的機會得到。按照歐美國際心率不整學會建議,進行基因檢測的目的,可根據基因的分型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家族檢查是否帶有某些基因風險,以區別家屬中,誰是高危險,誰是低危險,若先天基因屬高風險,如臨床發現的AGT、ACE、APOE...等基因,其作用與去脂蛋白、血管收縮素原等高度相關,若具缺陷將來可能會導致心臟病或腦中風。由於許多人發病前往往沒有預兆,若檢測結果屬於高風險,能幫助受檢者提早注意身體狀況,甚至服用預防性藥品或食品,避免遺憾發生。

老一輩的人常說:每個人「體質不同」。其實這句話已經說明了基因的意義,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基因完全一模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這也就是為什麼同一種藥物,有些人吃了很有效,對有些人則沒效果,有些人吃花生會致命,有些人喝牛奶會拉肚子,有些人酒量好,有些人完全不能碰酒…。過去,在身體沒有生病或是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都被認為是健康無憂,事實上並非如此。沒有人的基因是完美無缺的,許多基因缺陷對身體暫時無關緊要,然而有些缺陷,在結合環境誘因下卻會增加你未來罹病的機率。

基因檢測就是呈現基因變異的情況,幫助分析你將來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是極佳的罹病風險分析。舉例來說,如果父母或兄弟姊妹若有一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你患病風險高一倍,兩人以上患有心臟疾病且發病時間在55歲前,你患病機率會高5倍,另外像家人有人罹患結腸癌、攝護腺癌、或乳癌,你罹患機率增高2~3倍,其他像糖尿病、氣喘、骨質疏鬆...也是類似情況。像第二型糖尿病,低風險基因的個人,即使不運動,飲食習慣也不良,可能終生也不會發病,而高風險基因的人即使生活規律、飲食節制,得到糖尿病的機率還是高於一般人。

基因檢測與傳統檢查如心電圖、血管造影不同在於,心電圖或血管造影呈現的是目前現狀,在時間軸上是一個點,若檢查結果正常,並不能顯示將來的情況。而基因檢測則是呈現先天的體質,是一條長線,一生只需一次,不論7歲或70歲檢查,都會是一樣的結果。這兩類工具可以很好的配合使用,例如透過基因檢測得知為腦中風高風險後,將來便應該增加腦血管檢查的頻率。透過DNA分析,等於打開了一本生命運作的藍圖,可以更集中心力預防潛伏體內高風險的疾病,不會在疾病面前毫無準備。

千金難買早知道,有時遺憾往往令人痛徹心扉。試想一下,如果當年溫世仁先生明確知道他將來會因為突發腦中風而英年早逝,他會不多加謹慎小心嗎?馬雲說:「世上大多數的人,在生命最後一兩年,花光一生的積蓄,吃遍有大量副作用的西藥,再多開幾次刀,留下一大筆債務給家人和兒女,然後死去!」,真是一針見血!健康是送給父母、家人最好的禮物,了解新知不會有任何損失,也許這是一個改變生命的契機。※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是癌不是斑!斑點愈來愈隆起竟是皮膚癌 】


一名76歲老翁,臉上冒出一顆黑斑好多年,且不痛也不癢,但近年這顆黑斑愈來愈凸出,就醫檢查發現是基底細胞癌,所幸手術切除已經康復。醫師指出,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通常只要手術切除即可,提醒民眾皮膚上的斑點出現異狀,應儘早就醫。

*國人癌症死因第8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建宇指出,根據國健署統計,每年有近3000人罹患皮膚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第8位。皮膚癌主要有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其中基底細胞癌最常見、但惡性較低,而黑色素細胞癌最容易致命。

*斑點異常變化恐為癌
陳建宇醫師表示,基底細胞癌的發生原因與紫外線有關,好發於臉部、上肢等太陽容易曝曬之處,臨床上不少患者以為是曬斑、黑斑,直到斑點出現異常變化,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皮膚癌,病灶的皮膚通常為凸出腫塊,可能有部分潰瘍傷口。

*4大皮膚癌徵兆
陳建宇醫師強調,健康的皮膚應光滑平坦,當出現斑點則要特別留意,若斑點的形狀不對稱、顏色不均勻或深淺不一、短期形狀擴散,以及發生隆起、凸出等徵兆,應及早就醫檢查。(來源:健康醫療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台中港北區扶輪社】邀約演講:基因預知疾病時代來臨-從安潔莉納裘莉談起。

感謝【台中港北區扶輪社 】邀約演講。了解更多,請上一昇基因官網FB粉絲團喔。

活動邀約演講,請洽一昇國際生物醫學有限公司台中:04-22801700#555 呂小姐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國民美食鹽酥雞吃到大? 年輕人腸癌占比增至7% 】


台灣是美食王國,但不少招牌的「國民美食」卻恐怕是害台灣年輕人罹癌的推手! 國內大腸直腸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說,近年統計, 國人40歲以下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輕人口,占比增至7%,背後原因推估跟從小愛吃鹽酥雞、香腸、燒烤等國民美食吃到大脫不了關係。

*大腸直腸癌的年輕族群越來越多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大腸直腸癌個案數已經超過1萬5000人,相當於約每35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直腸癌。

王輝明說,大腸直腸癌罹人數近年仍在緩緩的增加當中,尤其不管從國健署的 統計資料也好,臨床的觀察也好,40歲以下發病的年輕族群越來越多,由過去的個位數,目前占整體大腸直腸癌比率已經來到7%之多。

*飲食習慣是最大禍首!

王輝明強調,這些年輕人呱呱落地40年來幾乎全在接觸致癌物,尤其國人愛吃鹽酥雞、香腸、燒烤等食物,更是可怕,因為只要溫度在攝氏150度以上、超過2分鐘,便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異環胺等致癌物。

無法不吃,也要少吃,否則就得學會如何聰明吃,喜啖肉類、燒烤、油炸等食物的人,最好一邊搭配具抗氧化功效的蔬果,像是一顆巴掌大小的芭樂,就可以抵消16根香腸的致癌物質,而葡萄連皮吃、花生不脫膜也都有助抗氧化。

*及早定期篩檢 早治療效果好

王輝明說,受惠政府大力推動篩檢,早期腸癌發現越來越多,第一期的大腸直腸 癌占比已提升至近4成,而只要是平常有定期篩檢習慣的人,有6成都可以在第二期之前發現,5年存活率可提升到8成至9成5之高,遠比第三期6成5、第四期1成2來的好。

不過,國內發現時已經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仍有2成左右,或因忙於生計而忽略,或者醫療資源較缺乏,通常症狀出現半年以上,拖到不能再拖才就醫的人也有。

健保已給付4線用藥 標靶新藥成效佳

王輝明提醒,已轉移的晚期大腸直腸癌症狀,最常見的就是體重一直減輕,體型 消瘦。治療方式能開刀最好,或是化療加上具高療效的標靶藥物是最重要的治療基礎。
王輝明說,健保目前給付有4線用藥,一棒接一棒,如果都見效,平均5成患者的存活時間能撐過33個月,第一線治療失敗後的第二線治療,目前也有新的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可用,能作用在更多的接受器上,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達6個月。(來源:元氣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健檢還在亂槍打鳥?基因檢測輔助掌握先機】


健康的身體靠自己掌握,而定期健檢更是不可或缺。但是,健檢項目琳瑯滿目,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家庭醫學專科醫師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想要及早揪出隱藏的疾病,與其亂槍打鳥做了一堆健檢項目,其實,目前也可以透過簡易的「基因檢測」輔助,進行個人化評估,掌握先機,以提升健檢的效益。

*年年健檢,卻沒做到自己最需要的項目?
提到健康檢查,常見坊間推出「一條龍」健檢項目。不過,家庭醫學專科醫師鄭鈞云表示,這樣全包式的檢查方式,卻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根據門診經驗,曾碰過1位中階男性主管,近年來老是飽受腹痛、腹脹之苦。可是,每次參加公司提供的定期健檢,但是,檢查報告都顯示身體健康沒有異常。

於是,疏忽自己一直有腹痛不適的問題,還誤以為是單純壓力太大所致,而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腹痛難耐受不了就醫,經醫師評估進行安排內視鏡檢查後,才驚覺原來已罹患大腸癌,大腸長滿腫瘤而不自知;失去早期發現、治療,以及事前防範的黃金時間。

鄭鈞云醫師指出,上述患者雖然每年都有做健檢,卻沒有做自己最需要項目,其實並不少見。尤其是,10大癌症中發生人數第一名的是大腸癌,而容易忽略的大腸「瘜肉」,卻是檢驗出有無大腸癌風險的重要指標,因為必需靠胃腸鏡檢測才能發現,此種檢測屬於侵入性且過程繁瑣費時,而使得不少高風險族群忽視該檢驗的重要性。

為了避免上述遺憾再發生,如何事先預知疾病風險,個人化的健檢與保養方針很重要。鄭鈞云醫師提到,其實在醫療技術大幅進步的今日,民眾已可透過基因檢測的方式,從基因出發,知道自己先天的弱點,進而調整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同時,再搭配有目標的定期追蹤檢查,以及個人化的保健方式,預防疾病發生。

*輕鬆便利!解密基因與疾病連結,輕刮口腔內側就知道

基因檢測究竟如何進行?鄭鈞云醫師解釋,基因檢測聽起來似乎十分神秘,事實上,只要透過簡易的刮取板,輕輕刮取口腔內側口腔黏膜細胞,就能輕鬆採集人體細胞。再將細胞送到實驗室中,等待2到4週的時間,就能藉此分析每個人基因序列和疾病間的連結。讓民眾透過檢驗報告,輕鬆了解到自己生理的先天弱點,預先知道在未來的健檢、醫療項目中,該從何處著手以提早防範。

*認識自己!基因檢測揪出先天弱勢,強化後天保健不生病

鄭鈞云醫師也提醒,雖然基因檢測能幫助自己更了解自身的先天健康狀態,但是,上述方式也只是民眾保護自我健康的評估指標之一。想要杜絕疾病上身,關鍵仍在於後天的防範。就如同美國國家衛生院院長法蘭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所言:「基因將子彈上膛,而扣下板機的是外在生活環境」。

想擁有健康的身體,仍然要注意均衡飲食,多吃低脂高纖食物,並養成適度運動、養成規律作息的生活習慣,同時避免吸菸、過度飲酒,才是活的健康、長壽的不二法則。而現代人處於外在汙染物、致癌物及壓力高度暴露的生活環境下,許多人都是屬於無明確疾病卻症狀頻繁的「亞健康族群」,若利用健康指標風險、體重及肌膚基因檢測,輔助健康管理、提升健康品質!(來源:華人健康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基因愛搞怪!台灣人不胖也易得糖尿病】


亞洲地區的糖尿病患者佔全球所有糖尿病人口的四分之一,尤其東亞與西太平洋地區(包含台灣)是糖尿病成長最快的區域,台灣在面臨迅速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衝擊下,成人糖尿病盛行率約10%,比全球(8.8%)、亞太地區(9.3%)盛行率平均值都還高!

我國有逾188萬糖尿病人口,比鄰近國家日本、韓國、泰國都還高!國內糖尿病人口雖然居高不下,但糖化血色素達標率(A1c數值小於7%)也因糖尿病照護的進步,而逐年提升。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主席暨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指出,目前整體亞太地區的糖化血色素達標率約35.3%,而國內在糖尿病防治政策、專家、衛教推廣等各方長期努力配合,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糖化血色素達標率從民國99年的36.3%,進步至民國103年的42.7%,雖然血糖達標率每年更以1.5%之達標成長,但仍有再增進空間。

過去多認為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肥胖有關,因為肥胖導致體內胰島素作用不良,無法有效降低身體血中上升的血糖。但近來許多針對東亞地區黃種人(包含台灣、日本、韓國、大陸、香港等)的研究發現,東亞地區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原因,與西方的白種人患者不同,例如較不肥胖且發病年紀較輕,根據最新2015全球糖尿病盛行率統計,台灣糖尿病各年齡層的盛行率都比全球及亞太國家平均值還高。

進一步探討研究竟發現,東亞地區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的胰島素分泌功能較差,在診斷糖尿病時期,胰島素分泌功能降低到只有正常分泌量的2-3成,相較於西方白人糖尿病患者還有5成之分泌功能。東亞地區的糖尿病患者體型雖然不胖,但體內脂肪相對含量卻不低,所以身體的胰島素抗性指標也相對增加1~2倍,導致國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及作用效果不好,讓體內血糖最後無法有效調控,而容易演變為糖尿病。

至於為何東亞地區黃種人糖尿病患者會有較差的胰島素分泌能力?據目前研究顯示與基因、腸道的腸泌素分泌功能及飲食環境等多重因素皆有關係。(來源:三立新聞網)
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上一昇基因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失智、健忘怎區分?如何預防失智症?】


一個人隨著年紀變大,偶爾的健忘是難免的,但是健忘要怎麼與病態性的失智作區別?一般而言,健忘雖然會忘記某件事情,但是在提醒後會「回想起來」,而失智症則會把以前親身體驗過的人、事、時、地、物「完全忘記」,即使給予提示,還是沒有辦法回想起來。

所以失智症的病人會忘記自己所熟悉的技能,有時甚至會想不出合適的語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反覆述說同樣的事情,或是問同樣的問題。

失智症除了會以記憶力的衰退來表現,也會伴隨抽象與思考能力的減退,例如計算與語言能力,連帶的,會引起認知障礙與行為的變化,如妄想(Delusion)、錯認(Misidentification)、幻覺(Hallucination)、行為問題(Behavior Disorder),或憂鬱症(Depression)的產生。

就「妄想」而言,失智症的病人常常會幻想有人要害他,要偷他的東西,甚至會擔心自己被遺棄。
而「錯認」則是忘記以往自己所熟悉的事情,有時甚至會把夢境,或電視上的劇情與真實生活搞混在一起。

至於「幻覺」,則是會看到不存在的東西、聽到奇怪的聲響,或聞到特別的味道,對於感官上的體認,也會與一般人不一樣。

失智症的病人會因為這些「抽象」與「認知」上的改變,而產生「行為的變化」,有時甚至會認不得自己的家人,把親人當作壞人來攻擊,外出後,也忘記要怎麼回家。這些都是失智症特有的行為,一般常見的健忘,並不會出現上面的情況。

至於憂鬱症,目前發現失智症的患者常常會發生憂鬱症。高達百分之五十二點二的失智症患者,可能會同時併發憂鬱症的產生,而且憂鬱的程度越高,認知能力衰退的情況也越嚴重。

*失智症的發生原因
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以疾病而言,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Parkinsonism)、腦神經退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梅毒、甲狀腺功能低下、中風、頭部外傷、肝腎功能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會引發失智症。
在營養素上,維生素B12或葉酸的缺乏,也被認為與失智症的產生有關。
另外,在生活型態上,如酗酒與抽菸,也被證實會引起失智症。而且抽菸對於男性的影響更為明顯。目前發現有抽菸習慣的中年男性,無論是在認知或表達能力,整體的表現,都比沒有抽菸習慣的男性來得差。
但是,如果能夠戒菸超過十年,這種由抽菸所造成的失智,就不會表現得那麼明顯。

如何預防失智症?
在門診,我常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就是失智症會不會遺傳。特別是家中有長輩罹患失智症的家屬,每次來門診一定會問我這個問題。他們都很擔心自己老了以後,會不會與親人一樣,什麼事都記不得了。

*究竟基因會不會影響失智症?失智症會不會遺傳呢?
除了剛剛提到有些導致失智症的疾病會遺傳,目前也發現某些特殊的基因會影響我們的智力與記憶力。例如APOE4這個基因序列,就被認為與失智症的產生有關。如果家族帶有APOE4這個基因,那麼,就有較高的風險會發生失智症。

另外,基因的表現也會受到年齡的影響。當年紀越大,身體越沒有辦法去調控,並且抑制「負面」基因的表現,這時負面基因所帶來的記憶力衰退就會更加明顯。

但是不解釋還好,家屬一聽到失智症「有可能」會遺傳,聽完後,往往就更緊張了。於是他們會再問我,那麼,這樣要怎麼辦?難道「命中注定」老了一定會失智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或可以做些什麼來提早預防?

瑞典從一九六八至二○○五年,收集十八歲年輕人的心臟功能、體能表現與認知能力,並且追蹤這些年輕人在四十幾年後的狀況,他們發現十八歲時的心臟功能、體能表現與認知能力,與往後是否會發生「早發性失智症」有關,所以如果能「盡早」養成運動的習慣,訓練心臟功能,並且持續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如閱讀書籍,都可以降低年老時產生失智症的風險。
之前的研究,也發現「學習新的語言」可以增加腦內神經元的連接突觸,而且學習新的語言與技能、增強體能,或參加社交活動,都被證實可以減少老年時發生失智症的機會。
雖然年長者的學習能力不像年輕人那麼強,但是目前發現,對於年長者,有動機、有條理、有組織,而且系統性的學習新的事物,對於失智症的治療是很有幫助的。

【張醫師暖心提醒】
社交活動與腦力遊戲除了可以防止老年失智,也可以把憂鬱症擋在門外,所以,如果想要防止「命中注定的失智」,最有效的方法是運動、增加社交活動,再加上活到老,學到老,這樣一來,就可以把罹患失智症的機會降到最低。(來源:元氣網)
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上一昇基因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腸癌找上年輕人 兩大特徵你有沒有?】


大腸直腸癌找上台灣年輕人!門診就有一名19歲男大生,在學校時,平常飲食習慣就是愛吃油炸、燒烤的食物,雖然偶而感覺肚脹不舒服,卻只認為是胃腸不適的小毛病,不以為意,直到一次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腸癌,癌細胞還已轉移出去。醫師提醒,近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讓50歲以下變「篩檢空窗期」。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每年的大腸直腸癌新增個案數已經超過1萬5000人,高居癌症新發人數的第一位,而警訊是,已經出現年輕化趨勢。

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說,一般人印象大腸直腸癌似乎是過了50歲以後才要擔心的事,但門診觀察,年輕人罹癌越來越多,共同點都是體重超標的肥胖一族,且多愛吃燒烤,成為兩大特徵,而他看過最年輕的病例就是這一名19歲的男大生。

馮盈勳指出,以奇美醫院為例,一年收治的新增大腸直腸癌病人約600人,幾乎每天都有2人上下,其中體重越來越重、年紀越來越輕,兩者是最令人心驚的趨勢,且因為年輕常輕忽異常症狀,導致發現時往往已經是晚期,能夠做的已經不多。

哪些症狀需要注意?醫師歸納,包括不明原因的排便習慣改變、拉肚子或是便秘、大便變細,或是不明原因的腸道出血,千萬別以為只是胃腸問題或痔瘡就放過,不分年齡,有症狀就該就醫。

馮盈勳表示,大腸直腸癌中約有25%發現時屬於晚期,但其中若是轉移肝、肺且轉移腫瘤數量少者,仍有30%有機會可以全身性治療合併腫瘤切除根治,應該積極治療一搏,利用標靶藥物加上化學治療,力拚腫瘤縮小或延長存活時間。

比起單用化療,馮盈勳說,搭配上抗表皮生長因子或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約有6成以上腫瘤會縮小,比單用化療的4成來得好,即使第一線治療失敗,第二線選擇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加化學治療,也能增強化學治療對癌細胞的毒殺機會,提高至少1成以上。

馮盈勳強調,別聽到「晚期」兩個字就放棄,只要多跟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避開特定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就算是晚期的大腸直腸癌病人依舊有機會;至於一般人更要留心預防,除了50歲後該定期篩檢腸癌之外,只要出現有可疑症狀最好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來源:健康醫療網)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油煙、空汙危害更大 全家均無吸菸 孕婦久咳竟是肺腺癌!】


1名33歲的孕婦,自己和同住家人均無吸菸習慣,有次因久咳未癒住院,最初檢查為肺炎,經抗生素治療一周無效後,進一步檢查竟發現為肺腺癌4期。醫師表示,國內有90%女性、沒吸菸也得肺癌,原因和廚房油煙、空汙PM2.5有高度關係。

台灣癌症基金會和屈臣氏昨公布最新統計,針對1085名、20~59歲的民眾進行調查,發現95%女性不認為廚房油煙是主要致癌因素之一。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指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居全癌症死因之首、約佔總癌症死亡數20%;但訝異的是,我國罹患肺癌的男性,有20%無吸菸行為,得肺癌的女性更高達9成不吸菸,當中又有8成是罹患肺腺癌,跌破許多人眼鏡。

賴基銘解釋,吸菸吸進去的顆粒較大,易造成位於氣管正中央的小細胞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但空氣中的PM2.5因顆粒小、會深入肺泡引發肺腺癌,甚至可穿破肺泡到達血液,帶來全身性的健康危害,「空汙嚴重時,務必減少外出、出門應戴口罩。」 收治這名33歲孕婦的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說,這名女性與其家人都不吸菸,卻罹患肺腺癌,由於患者有下廚、通勤上班,推測是在基因影響下,並受到油煙、空汙催化,進而罹癌。

高尚志說,「直系親屬有2位以上罹患肺癌者,得病機率是一般人5~7倍。」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患者多是因腫瘤變大、癌細胞擴散引發不適才發現,像這名孕婦、以及同樣在數年前罹患肺腺癌4期的知名部落客星希亞,都是出現久咳等症狀才就醫發現。(來源:中國時報)
※造訪我們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