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懷疑過,自己的身體裡有活性癌細胞嗎?我們要如何找出答案呢?人人聞之色變的惡性腫瘤(癌症)連續33年蟬聯台灣死因排行榜冠軍,以下的數字令人怵目驚心:每100人中,29人是因癌症過世,平均每十二分鐘有一人罹癌身故,全台一年中新罹癌人口超過9萬人,也就是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診斷出癌症,而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
罹癌不只是患者的不幸,也是全家人生命共同的陰影與負擔。懷疑自己罹患癌症,變成大多數人心裡最深的恐懼。今日各種保健方法滿天飛舞,各種健康食品效果說得天花亂墜,如何才能真正解除對癌症的恐懼,使我們能面對它,處理它,最後放下這個恐懼?政府與專家不斷大聲疾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然是治癒癌症的唯一法則,因此關鍵其實在於定期對身體做檢查。
國人長期對癌症檢測有幾大謬誤,例如:有人自認身體沒症狀就是健康,根本忽略檢查;或者有做健檢,卻不知道一般健檢根本不等於癌症檢測;另外大部分人並不知道癌症檢測有哪些選擇,以及各自的優缺點,人家建議什麼就做什麼;甚至以為癌症篩檢一定要上醫院,要吃瀉藥,吞腸胃鏡,還要照輻射,一想到花錢找罪受就打退堂鼓,上述很多觀念都是不正確的。事實上醫學的進步很快,現在已經有方便又準確性高的檢測方法。
科學家基本上有共識,癌症是因為細胞無法停止分裂增殖而引起的疾病,也就是由於一些特定基因產生突變,誘發了細胞不正常的生長。正常人體約有60兆個細胞,通常細胞增殖和細胞凋亡會達到平衡,而且受到嚴謹地控制以保證器官和組織的完整性。
這是因為細胞有兩種基因配合得宜,第一種叫做致癌基因,用來促進細胞分裂複製;第二種叫做腫瘤抑制基因,用來抑制細胞分裂複製,用車子來做比喻,就如同油門與煞車,致癌基因是油門,主要是一些促進細胞成長、進行複製分裂的基因。腫瘤抑制基因是煞車,負責抑制細胞生長或是調控細胞分裂。
身體裡具有持續生長能力的細胞,每天都要進行總計數百萬次的DNA分裂複製過程,這麼龐大的工程,難免會有出錯的時候。如果出錯的剛好是腫瘤抑制基因,造成其功能損壞,就無法阻止這顆細胞分裂,如同煞車壞了,油門還持續工作,車子根本停不下來。
正常組織轉變成腫瘤需經一連串長期的過程。最初期的細胞增生,多半可藉由身體本身的防禦機制加以清除,但也可能有很小的比例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當成為一團腫瘤,此時身體已無法將其去除,只能選擇共存。不過並非所有腫瘤都會轉變成為惡性腫瘤。細胞變化成為腫瘤細胞時,並不是一次就具有惡性腫瘤細胞的所有性質,而是藉著一代一代的傳遞及篩選後,變化成為最無法控制的惡性腫瘤細胞。
癌症不是一夕之間出現,而是經歷長時間醞釀形成。以大腸直腸癌為例,從大腸息肉演變為大腸直腸癌,需要5~10年的時間。應該說,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的存在,乍聽之下,這句話對於大多數人都是一個震撼,但實際上,這絕對不只是危言聳聽的話語。
人體每天製造數千個癌細胞,絕大部分都可以被免疫系統發現而加以消滅,但仍可能有極少數癌細胞躲過被消滅的命運。所以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產生癌症,即便是兒童或青少年,仍可能因為環境因子而罹癌,例如化學致癌物或是放射線等等,之前車諾比核災或日本福島核災,該地區孩童罹癌率就大幅上升,另外若是本身遺傳基因裡就有缺陷,也是造成孩童罹癌很大的因素。
不過由於DNA的損傷會隨著年齡累積,突變隨之增加,不斷累積基因裡的變異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所以相較起來年紀越大得到癌症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之前我們談到癌症其實就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異常失去功能,而致癌基因持續運作,造成細胞不斷分裂,完全失去控制的疾病。而基因之所以無法正常運作或異常變異,有多種原因。
總結可以歸納為三點:首先,有可能是基因本身就有缺陷,也就是遺傳因子的問題,上一代父母的基因缺陷遺傳到下一代的基因體中,使後代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事實上很多癌症,只要家族裡有人罹患,其他人得到的機率也會高出許多。
第二是環境因子,正常的基因暴露在汙染因子,長期的刺激之下就會造成突變,例如輻射線、重金屬或化學加工食物等等,另外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熬夜、吸菸、酗酒、吃檳榔或是處於高度壓力下,也會引發基因異常。
最後,某些病毒感染會導致基因異常,因為這些病毒本身帶有的基因會進入細胞取代原有的基因段,造成基因功能發生異常,例如人類乳突病毒和子宮頸癌有高度相關。
很多人在發現罹癌時,已經是晚期了,原因之一是沒有定期的做癌症篩檢,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檢驗方法的問題。一般健檢根本不是針對癌症,所以才會常常聽到有人說每年都做健檢,但卻沒有發現有癌症,等到發現時已經是末期了,大部分健檢項目對早期發現癌症幫助很小。
隨著科學不斷進步,基因工程在醫學上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能夠越來越早發現細胞的異常變化。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的存在,人體每天製造數千個癌細胞,健全的免疫系統可及時予以消滅。但極少數躲過免疫系統進而落地生根的癌細胞,唯一有機會發現並消滅它的,真的只有靠我們自己定期癌症檢測了。
早期發現癌症,提早治療癌症能有較好的恢復情形和延長生命。不管放療、化療技術如何進展,發現的越晚對病人生活品質的傷害越大,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然是治癒癌症的唯一法則。經研究顯示,癌症早期介入治療其五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定期癌症檢測,並選擇能在最早期發現癌細胞的檢測方法,成為最重要的關鍵。
傳統被大眾所熟知的檢測方法不論X光、超音波、CT斷層掃描、MRI核磁共振或PET正子攝影都是用影像來判斷,很大程度必須依賴醫生的經驗,只要是人為,就有誤判的風險,且在準確性,輻射暴露量或是花費的時間各有優缺點,但最大的共通問題是需要癌細胞長到一定大小才會知道,無法在極早期就發現,可怕的是只要體內有極小的腫瘤存在,癌細胞就可能藉血管新生進入血液循環。
自從1991年美國政府開始人類基因組計畫,在2003年完成,基因工程已有長足進步。可惜仍有很多醫療人員主要心力用於病後治療,而非預防醫學。因為其求學時期基因領域還不夠完整,忙碌的生活也讓他們無暇進修新知,加上醫院已經花費上千萬甚至上億元重金採購各種CT或MRI設備,因此還是偏好用傳統方式進行癌症檢測。
拜基因科技突飛猛進所賜,"癌症mRNA標記檢測",是使用基因工程來捕捉癌細胞釋放在血液中的訊息。所謂mRNA就是一個攜帶命令的傳令兵,是由癌細胞DNA複製出來的分身。
檢測mRNA可以確知癌細胞的存在,擁有極高的靈敏度,項目包含肺癌,胃癌,大腸癌,肝癌,乳癌,子宮頸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胰臟癌…等常見的癌症。此法是利用基因工程來檢測循環性癌細胞(CTCs),原理是:1.癌細胞剝落、凋亡的特性;2.血管增生(癌細胞生長需大量營養);3.微轉移作用之原理來檢測血液中的循環性癌細胞,只需採血4C.C.且不需空腹,在腫瘤極小時,即可被偵測到。
透過定期的癌症篩檢,可明確知道體內是否存有活性癌細胞,排除心理上之疑慮及不安,相較於其他傳統檢測方法,"癌症mRNA檢測”是屬於體外檢測,避免了傳統方法對受測者可能的身體傷害和副作用,因此可以放心定期操作,報告內容會詳列各種癌症指數數值,檢測結果一目了然。
若在檢測後不幸發現體內存有活性癌細胞,藉由檢測報告提供專業醫師診治資訊,早期發現能夠早期治療。正是因為能在早期就測得癌細胞存在,這才是進行癌症檢測的最重要價值。
癌症不會挑人,做對檢測才是關鍵,有以下情況的人都應該定期進行檢測:
1.環境不良的高危險群,例如:抽菸、檳榔、飲酒、接觸化學物質、粉塵、重金屬或放射線物質的人。
2.家族中曾有人罹患癌症,擔心有家族病史的人。
3.有健康意識、希望了解並掌握身體情況的人。
4.癌症手術或化療後之患者,做為評估藥物療效及預後情況指標,作為復發及轉移之追蹤工具。
癌症檢測的頻率,建議至少1~2年進行1次,重點在於選擇最正確的工具,透過科學化的檢測,讓自己遠離對癌症的恐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